xiūwényǎn

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注音ㄒ一ㄡ ㄨㄣˊ 一ㄢˇ ㄨ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修文偃武[ xiū wén yǎn wǔ ]

⒈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引证解释

⒈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参见“偃武修文”。

唐 薛逢 《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明 姚茂良 《精忠记·辞母》:“修文偃武,昇平圣朝,再团圆一家骨肉,快乐陶陶。”
《三国演义》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

国语辞典

修文偃武[ xiū wén yǎn wǔ ]

⒈  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

分字解释


※ "修文偃武"的意思解释、修文偃武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修文偃武的造句

  • 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
  • 毓秀钟灵,江山得良材之助;修文偃武,人物尽学识之长。
  • 那时八龄天子,坐享承平,归马放牛,修文偃武,太常纪绩,颁世禄以报功,胜国搜贤,予隆谥以表节。
  • 松绑开渠民富裕,修文偃武国昌荣。
  • 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也。
  • 另一方面,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并逐渐形成了修文偃武、讳言用兵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