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xiū

重修


拼音chóng xiū
注音ㄔㄨㄥˊ ㄒ一ㄡ

词性动词

近义词重建创建

反义词拆除

词语解释

重修[ chóng xiū ]

⒈  再度修整或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重修庙宇,再造金身。

rebuild;

⒉  再次增删修改。

重修《本草》

引证解释

⒈  指优厚的薪俸。

清 冯桂芬 《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我见各处丈田,须用重修聘好手为之经造。不知书算不能出重修。”

⒉  重新修订或编纂。

宋 李心传 《旧闻证误》卷四:“赵元镇 作相,提举重修《泰陵实録》。书成,加恩。”
《宋史·高宗纪八》:“命史馆重修 徽宗 大观 以前实録。”

⒊  重新翻修。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百废俱兴,乃重修 岳阳楼,增其旧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这寺是 则天皇后 盖造的,后来崩损,又是 崔相国 重修的。”
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这全然是戈昔式;动工在九世纪初,以后屡次遭火,屡次重修,现在的据说还是原来的式样。”

⒋  大专院校学生学习成绩不及格的科目,必须重读,谓之重修。

国语辞典

重修[ chóng xiū ]

⒈  再度修理。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再建

⒉  重新编修。

《宋史·卷三一·高宗本纪八》:「二月癸巳,命史馆重修徽宗大观以前实录。」

⒊  今大专院校凡学期科目考试成绩未达五十分者,必须再修读,称为「重修」。

英语to reconstruct, to repair, to revamp, to revise, to retake a failed course

德语rekonstruieren (V, Arch)​, sanieren (V, Arch)​, restaurieren, renovieren, erneuern (V)​

法语reconstruire, réparer, réorganiser, réviser, reprendre un cours échoué

分字解释


※ "重修"的意思解释、重修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重修的造句

  • 他们重修旧好后形影不离。
  • 朋友,也是你看见他上线时!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
  • 可以重修,有的学校要交钱,有的不用。需要交钱的学校考试难度会大一点。重修之后如果还是挂了也别太绝望,因为毕业前一般都有一次大补考。四年期间只挂了一两门的话还补的了,由于大补考时间集中,所以挂得多的话基本上就没什么机会了。
  • 玉皇庙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重修和扩建,形成了布局协调的建筑群。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修仙者,首重修心!林昂扬自小在碧云剑派修炼,道心初成之日,被派往矿脉作为常驻弟子,无意中得到破道天书。
  • 明嘉靖辛丑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的属官检讨梁绍儒为重修和圣祠撰写了碑文,由明朝的知县王惟精书丹。
  • 如果第二次重修仍然不及格,那么该生将会在学期末被劝退。
  • 你还要我花多少次跟你重修旧好?
  • 于准做官时,官员已经有了高额的“养廉银”收入,所以他有能力为祖父于成龙办了很多身后之事,包括搜集、整理、出版于成龙文集,重修祠堂等。
  • 东侧后墙内嵌一碑,曰“重建广裕祠碑记”,记述重建之原委及捐款者芳名,落款为“大明崇祯岁次己卯季夏吉旦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