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zuìwèisuì

犯罪未遂


拼音fàn zuì wèi suì
注音ㄈㄢˋ ㄗㄨㄟˋ ㄨㄟˋ ㄙㄨㄟˋ

词语解释

犯罪未遂[ fàn zuì wèi suì ]

⒈  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特征:(1)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这一点区别于犯罪预备。如放火罪,准备火种和引火物是犯罪预备,已经点燃引火物而被人发现扑灭则是犯罪未遂。(2)未得逞,即未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这一点区别于犯罪既遂。(3)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上例),这一点区别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的社会危害性比犯罪既遂较小,因此可以比照犯罪既遂,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分字解释


※ "犯罪未遂"的意思解释、犯罪未遂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犯罪未遂的造句

  • 完成形态即为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三种。
  • 根据我国犯罪概念含有定量因素的特点,数额犯和情节犯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 当数额犯犯罪未遂与既遂并存时,应当以一罪论处,并从一重从重处罚。
  • 相对于犯罪构成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犯罪构成的未完成形态。
  • 完善数额犯的犯罪未遂有两种模式。
  • 作为故意犯罪,牵连犯也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多种犯罪停止形态。
  • 犯罪未遂行为的处罚由来已久,但在处罚的依据、原则问题上理论界有很大争议。
  • 在未完成形态中,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较为常见,也容易引起理论和实践上争议与分歧。
  • 笔者主要从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 对于数额加重犯而言,作为行为犯的数额加重犯和作为结果犯的数额加重犯都存在犯罪未遂,并应当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