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zuì

畏罪


拼音wèi zuì
注音ㄨㄟˋ ㄗㄨㄟˋ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畏罪[ wèi zuì ]

⒈  犯罪后担心遭到惩罚。

畏罪自杀。

dread punishment for one's crime;

引证解释

⒈  畏惧罪刑。

《韩非子·问辩》:“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
《史记·酷吏列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庙主畏罪,与其徒终夜巡视。”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二幕:“现在, 唐文君 的恐惧和悲痛,使他畏罪之心突又占了上风。”

国语辞典

畏罪[ wèi zuì ]

⒈  畏惧罪刑。

《韩非子·问辩》:「是非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
《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华核》:「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会日,定送到都。」

如:「畏罪潜逃」、「畏罪自杀」。

英语to dread punishment, afraid of being arrested for a crime

法语craindre la punition, craindre le châtiment

分字解释


※ "畏罪"的意思解释、畏罪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畏罪的造句

  • 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投火。
  • 拘押约瑟夫的圣珀尔滕监狱负责人说,狱方为防止约瑟夫畏罪自杀,特意将他与众囚犯隔开,关押在一个受监控的牢房。
  • 曼德拉城城主克莱顿伯爵屠杀无辜村民,畏罪潜逃!
  • 这个世界是肿么了,主要当事人应该算是“畏罪潜逃”。
  • 所以我们初步判断,陈雨凡的自杀原因为畏罪自杀。
  • 一位来自苏州的网民写道,我本以为是畏罪自杀撞墙死的,没想到是“躲猫猫”死了!
  • 诚使中外一心,誓除此害,不惑于姑息,不视为具文,将见人人涤虑洗心,怀刑畏罪,先时虽有论死之法,届期并无处死之人。
  • 第七十五章畏罪潜逃?第七十六章驱逐。
  • 有几个证人都供述了波特被带到凶杀场所的畏罪行动。
  • 白风语是畏罪自杀,安夏洛是因为不愿意爱人独自离去而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