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ǒshī

裹尸


拼音guǒ shī
注音ㄍㄨㄛˇ ㄕ

词语解释

裹尸[ guǒ shī ]

⒈  包裹尸体。

⒉  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引证解释

⒈  包裹尸体。

《太平广记》卷一〇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宋参军》:“以毡裹尸,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不胜秽积。”

⒉  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参见“裹尸马革”。

南朝 梁 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清 沉涛 《柳河川吊常开平》诗:“裹尸便当角巾归,为尔临流一慟哭。”

国语辞典

裹尸[ guǒ shī ]

⒈  包裹尸体。

南朝梁·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分字解释


※ "裹尸"的意思解释、裹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裹尸的造句

  • 身为军人就该为国家效命,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
  • 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
  • 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 这一骑横冲直撞,街上行人、摊位纷纷避让,避让不及的就被骑上的一根鞭子抽飞,也不落的马革裹尸的下场。
  • 世界上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 听到约瑟说,手上的亚麻布片是裹尸布,西门清差点脱手。
  • 李大哥,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就算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李大哥,难道不想不想报效国家?
  • 浴血苦战异域,何惧马革裹尸,搏杀歼敌四千五,正气千秋壮国魂,英雄终还乡。
  • 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 正是!如今北方战事在即,眼看李唐江山就要风雨飘摇,俺爹说了,大丈夫生于世,就该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报效朝廷,岂能混迹于市井中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