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āiànér

拍案而起


拼音pāi àn ér qǐ
注音ㄆㄞ ㄢˋ ㄦˊ ㄑ一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

⒈  拍着桌子猛然起立。形容极为愤怒。

芈氏大怒,拍案而起。——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strike the table and rise to one’s feet;

国语辞典

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

⒈  一拍桌子猛然站起,形容愤慨之极。

如:「人质被撕票的消息传来,大家都拍案而起。」

英语lit. to slap the table and stand up (idiom)​; fig. 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 unable to take it any more

分字解释


※ "拍案而起"的意思解释、拍案而起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拍案而起的造句

  • 听到领导的这一决定,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 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 听完这番话,他激动地拍案而起
  • 一薰一莸,他拍案而起,拂袖而去。
  • 面对反派的屠杀,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
  • 见唐遥拍案而起,冉铭刚刚被他杀得灰头土脑,还真有点怵。
  • 对宗楚客这种误国害民之举,燕钦融拍案而起,当朝要上本弹劾,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别驾却赶忙拦住了他,告诉他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 和同学吵架,急了,于是拍案而起:“你以为我是吃饭长大的啊!?”我弱弱的问了句:“那你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 你有没有过不顾别人对你生气而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拍案而起?要是没有过的话,你认为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去做呢?
  • 譬如,某甲一向十分廉洁,某乙却无中生有地批评道:"你今后不要偷公家的东西!"显然,某甲拍案而起已属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