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āi àn ér qǐ

拍案而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基础信息

拼音pāi àn ér qǐ

注音ㄆㄞ ㄢˋ ㄦˊ ㄑ一ˇ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感情拍案而起是中性词。

例子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

近义词忿然作色义愤填膺

反义词泰然处之心平气和悠然自得

英语pound the table and stand up


拍案而起的造句

对宗楚客这种误国害民之举,燕钦融拍案而起,当朝要上本弹劾,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别驾却赶忙拦住了他,告诉他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和同学吵架,急了,于是拍案而起:“你以为我是吃饭长大的啊!?”我弱弱的问了句:“那你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你有没有过不顾别人对你生气而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拍案而起?要是没有过的话,你认为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去做呢? 

譬如,某甲一向十分廉洁,某乙却无中生有地批评道:"你今后不要偷公家的东西!"显然,某甲拍案而起已属在所难免了。

这就决定了面对社会的不平之事,律师应有拍案而起,仗义执言,慷慨陈辞的豪气和激情,没有这样的激情,我们的执业活动就会失去良知和正义的动力。

我大惊,以为他恶俗,拍案而起,绝裾而去。

他五内俱焚,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这老算命的最喜欢打趣他,要放在以前,李昊天定然耐不住性子,不说大喝一声拍案而起,最起码也会怒目而视。

以下是全文,真希望没看过的能看一遍全文,哪怕不能拍案而起,在将来也至少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

一些开发商听到某些"官话"后也拍案而起:"简直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


字义分解


※ 拍案而起的意思解释、拍案而起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