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基础信息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注音ㄏㄨ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感情囫囵吞枣是贬义词。
例子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英语lap up information without digesting it
囫囵吞枣的造句
一想到读书我就如饥似渴,但当我拿起课本了我就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
我们总在最无知的时候,尝到最甜美的糖果,又在尝尽了人生百味之后才明白,年少时候囫囵吞枣,吃下的没有细细品味的时光,原来是最美的。
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吞枣竟有收获。
上初中时,我囫囵吞枣地读过几部托尔斯泰的作品,那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普及本。
“不管什么事,你都可以囫囵吞枣,”他说,“或者你可以试着理解它。
忽视了语法的作用,片面强调机械模仿和记忆,结果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读名著,有的是插图本,有的是改写本,有的是缩写本,古今中外的作品,囫囵吞枣地读了不少。
善于读书的人当看不懂时,会自觉地反复重读,直到读懂为止。而不善于读书的人则相反,即使第一遍看不懂也囫囵吞枣地读下去。
字义分解
※ 囫囵吞枣的意思解释、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