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注音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感情三纲五常是中性词。
例子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英语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三纲五常的造句
如今大明文贵武贱,而且尊师重道之风列属三纲五常,就算自己眼里惩罚这两个学生,一般来说也不会说什么。
下海捞月,他也不会皱个眉头,只是他与杨文这对儿父与子之间的表现形式让人总觉得哭笑不得,不知谁爹谁儿子,按照儒家的话来说,就是不懂人伦规矩、三纲五常。
然,世人虽困七情六欲,守三纲五常,若得正道,亦可登云驾鹤,飞升仙界。
这是一个类似于华夏古代的世界,这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森严的时代。
又修道者,应由人道修起,人道必需要修中华之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人道全,则天道近,圣贤可冀矣。
一块清凉石,一串佛珠,牵引她穿越三百年,穿越三从四德,穿越三纲五常。
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则二代之礼又不以杞宋无徵而遂泯也。
既然如此,就从后宫开始,重振三纲五常。
若不是三皇五帝治世,仓颉造字,遂人用火,哪里有如今道化盛行,三纲五常。
虽然我一再希望她直呼我的名字,但她总能摆出一堆三纲五常之类的大道理令我哑口无言,我自问不论口才还是见识都和她差得远,所以也只能由着她了。
字义分解
※ 三纲五常的意思解释、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