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基础信息
拼音dà nì bù dào
注音ㄉㄚˋ ㄋ一ˋ ㄅㄨˋ ㄉㄠ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感情大逆不道是贬义词。
例子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英语worst offence
大逆不道的造句
黄侃骂人出了名,他酷嗜古文体例,因此视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认为大逆不道,经常痛斥胡氏之非,刘赜亦然。
不料父亲又控告她大逆不道,要求将她拘役一年,送往习艺所学习女工。
不杀,并不代表不降罪,陛下大可以下旨,说其大逆不道,而陛下念骨肉之情,将其驱逐出去,至于驱逐出哪里,当然是越远越好!
在以“得君行道”的康有为看来,孙中山倡导暴力反清,大逆不道,自己深受皇恩,断无与他合作的可能。
事实上,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离经叛道、大逆不道、热衷于养小鬼的神棍、妖孽。
即使在当今大唐,去剖开人的肚子,割掉一根小小的肠痈,也会被视作大逆不道。
没错!此贼行为大逆不道致使佣兵工会无法正常运作,佣兵界人人得而诛之。
好个狂妄的越章天,朕登基,乃人心所向,天命所为,可笑他不识好歹说此等大逆不道的话。
你们为了一己之私,竟致天下万民福祉于不顾,竟然还敢大逆不道的喊出‘苍天已死’的口号,简直罪不容诛。
吴起母丧不归,背叛儒教,杀妻求将,此大逆不道之徒,虽有小功,我鲁国决计不可启用。
字义分解
※ 大逆不道的意思解释、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