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史籍


拼音shǐ jí
注音ㄕˇ ㄐ一ˊ


词语解释

史籍[ shǐ jí ]

⒈  记载史事的典籍。

history; historical records;

引证解释

⒈  历史典籍,史书。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於 景 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夫圣人立教,其言若是,在於史籍,其义亦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此时史籍甚微,未足成类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几世纪几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刹那间已现重重的噩梦。”

国语辞典

史籍[ shǐ jí ]

⒈  记载历史的书籍。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
唐·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者之不一。」

史乘 史书 史册

英语historical records

德语Geschichtswerk, geschichtliche Niederschrift (S)​

法语documents historiques

分字解释


※ "史籍"的意思解释、史籍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史籍的造句

  • 职官,记载职官、官佐的史籍,包括讲为官之道的书。
  •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因为任何一部史籍都源于史家的价值判断和智识,无不充满着思想。
  • 史评,评论史事和评论史籍的著作。
  • 书中许多情节虽与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荐诸葛,史籍却有详细的记载。
  • 阅读圣贤的书应知其主旨,研究史籍是为了解朝代兴亡的原因。
  • 在商灭亡过程中,以微为族称和方国名称的微氏家族、微史家族及微方、微国的称谓频频见于甲骨文、金文、史籍等。
  • 史籍记载,秦汉之际,五尺道已然商旅络绎,巴蜀因此殷富,交易物主要包括笮马、僰僮、髦牛等。
  • “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 史籍记载,汉成帝微服出游,在其姐姐家遇到一绝代佳人,乃咸阳赵飞燕。
  • 在明代史籍中,对宣宗孙皇后多有褒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