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ānshuì

苛捐杂税


拼音kē juān zá shuì
注音ㄎㄜ ㄐㄨㄢ ㄗㄚˊ ㄕㄨㄟ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苛捐杂税[ kē juān zá shuì ]

⒈  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他捐税。

以苛捐杂税压迫。

exorbitant taxes and miscellaneous levies;

引证解释

⒈  繁重的捐税。

毛泽东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改良人民生活……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国语辞典

苛捐杂税[ kē juān zá shuì ]

⒈  苛细繁重的税捐。

如:「苛捐杂税使得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横征暴敛

轻徭薄赋

分字解释


※ "苛捐杂税"的意思解释、苛捐杂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苛捐杂税的造句

  • 解放前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谁也记不清有多少。
  • 旧政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 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 越来越高的苛捐杂税使商业凋敝,城镇人口减少.
  • 巧取豪夺,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迫使另一些人跑到山里找活路.
  • 北宋仁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繁多,人才选用不当,社会积弱积贫。
  • 人民苛捐杂税,超负荷的工作所得到的报酬就是大刀,棍棒加套索!
  • 加之官府苛捐杂税,逼得家中老母悬梁自尽。
  • 但是州县官不仅不肯暂时宽免各项苛捐杂税,反而变本加厉,用暴力催逼。
  • 和尚道士吃十方,寺院有田产,当了和尚、道士就不必服兵役、劳役,不出身丁钱米和其他苛捐杂税,逃避了赋税,吃一碗现成饭,成为不劳而食的合法的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