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shuì

关税


拼音guān shuì
注音ㄍㄨㄢ ㄕㄨㄟ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关税[ guān shuì ]

⒈  国家的一种商品税,征税对象为进出口商品。

tariff; customs dut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水陆关卡对通过的货物征收的税。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 於是以门赏 耏班 使食其征” 唐 孔颖达 疏:“此云食其征税,故知关税也。”

⒉  近代和现代指海关对进出国境物品所征收的税。

清 周祖培 等《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三三:“江苏 苏松太道 吴健彰 有侵吞关税银两、由海船带回 广东 并接济海匪 刘丽川 等事。”
孙中山 《革命军人不可想升官发财》:“为什么 中国 不能收自己的关税呢?因为有外国人管理。”
洪深 《走私》:“在那回以后,进来的货物,就没再上过关税。”

国语辞典

关税[ guān shuì ]

⒈  为保护本国产业,凡货物经过国境时,所课征的租税。

分字解释


※ "关税"的意思解释、关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关税的造句

  • 在整个地区,必须遏制腐败,精简官僚机构,使公共采购更加透明,并解决其他非关税壁垒问题。
  • 如对于像青花鱼、奶粉、咖啡、洗衣粉原料等这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进口商品,将大幅降低关税
  • 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非关税壁垒也一直在使用,广为人知的莫过于配额制度。
  • 经营户相信政府的决策,并且市场的服务设施很好,租金合理,经营户纷纷在此安营扎寨,辛勤经营,依法办理了经营证照,按时缴纳相关税费,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成为当地的支柱。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支持者辩称,这项协定若能实现,丝毫不会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相抵触。
  • 关税单和商检单是证明车辆合法性的文件,购车时可让经销商提供文件查验。
  • 更换的货物进入园区时,可以免领出口许可证件,免征出口关税,但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 关税壁垒代替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这是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 中国多次自主降低关税,五年间关税降幅达百分之六十。
  • 农业州和采矿州的参议员删除了霍利提高的工业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