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òuxíng

肉刑


拼音ròu xíng
注音ㄖㄡˋ ㄒ一ㄥˊ

词语解释

肉刑[ ròu xíng ]

⒈  施加于罪犯或犯过者的肉体的惩罚,包括死刑、鞭笞和监禁。

古来相传孝女甚多,如女婧、缇萦之类,一使景公废伤槐之刑,一使文帝除肉刑之令,皆能委曲用心,脱父于难。——《镜花缘》

corporal torture;

引证解释

⒈  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指墨、劓、剕、宫、大辟等。今泛指对受审者肉体上的处罚。

《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张守节 正义:“《汉书·刑法志》云:孝文帝 即位十三年,除肉刑三。”
《唐律·名例》:“昔者,三王始用肉刑。”
长孙无忌 等疏:“肉刑:墨、劓、剕、宫、大辟。”
毛泽东 《论政策》:“对任何犯人,应坚决废止肉刑,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
骆宾基 《可疑的人》二:“他在古庙里囚禁的时候,审问了三次,都是在深夜,而且第一次就受了严重的肉刑。”

国语辞典

肉刑[ ròu xíng ]

⒈  古时切断犯人肢体,或割裂肌肤的刑罚。分墨、劓、剕、宫等。

英语corporal punishment (such as castration or amputation)​

德语körperliche Folter

法语châtiment corporel

分字解释


※ "肉刑"的意思解释、肉刑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肉刑的造句

  • 拶刑又称拶指,是中国古代一种夹手指的肉刑
  • 由于剁手的刑罚太残忍,中国到了汉代开始,就一步步从正式的刑罚中废除了砍手砍脚的肉刑
  • 从中国历史上肉刑的废除之艰难和外国废除死刑之后的反复来看,废除死刑将更为艰难。
  • 不过,他们强力推行伊斯兰教法、使用肉刑吓跑了数千的农民、专业人士、商人和援助者。
  • 肉刑废除时立法技术有缺陷,这没有改变肉刑废除的历史必然性。
  • 总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拥有实施肉刑的权力,乃是社会的弊病之一,是毁灭社会上任何一种萌芽、任何一种文明变革意图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使社会不可避免地遭到解体的根本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
  • 本罪的行为特征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肉刑或变相肉刑
  • 西汉的法律,在条文上比秦朝少,某些特别残忍的肉刑,也因为缇萦的上书,被汉文帝废了。
  • 但皋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肉刑之后,仅仅进行流放,很多时候不仅不能使犯罪的人改过从善,反而使其更加嚣张。
  • 同时,“双十”指示也明确指出,为了防止“左”的倾向,必须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防止逼供信,严禁肉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