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刑峻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xíng jùn fǎ
注音一ㄢˊ ㄒ一ㄥˊ ㄐㄨㄣˋ ㄈㄚˇ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感情严刑峻法是贬义词。
例子若仍严刑峻法,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严刑峻制
英语harsh punishments and strict laws
严刑峻法的造句
与明朝的报刊法制相比较,表现出“清因明制”、“斟酌损益”和“严刑峻法”的特点。
长期生活在一个严刑峻法,连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都有法规约束的国家里,对任何明文禁止的行为,特别敏感。
虽然,严刑峻法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罪案的发生。
严刑峻法太多了,大家都很有意见。
武则天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任用酷吏,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
严刑峻法惩罚罪犯是法治民主国家政府的天职,任何罪犯都必须面对法律制裁。
他们崇尚礼教,锐意文治;废除严刑峻法,大赦疑狱。
本文认为,动物福利的实现,必须奠基于民众动物保护意识之提升,严刑峻法只能收效于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而无法全面性地解决问题。
他律规则是重塑或构建自律的外部基础,新加坡等国的公共道德,某种意义上不就是由严刑峻法培厚起来的嘛。
严刑峻法一般上对新加坡人非常有效,这虽然令人感到泄气,却是事实。
字义分解
※ 严刑峻法的意思解释、严刑峻法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