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luò

京洛


拼音jīng luò
注音ㄐ一ㄥ ㄌㄨㄛˋ

词语解释

京洛[ jīng luò ]

⒈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capit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京雒”。

⒉  洛阳 的别称。因 东周、东汉 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徒习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制也。”

⒊  泛指国都。

唐 张说 《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 京洛 少光辉。”
清 方文 《送王涓来应试北上寄陈吏部》诗:“京雒 故人如借问,勿言 江 汉 有垂纶。”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之一:“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国语辞典

京洛[ jīng luò ]

⒈  洛阳的别名。参见「洛阳」条。因东周、东汉曾在此建都,故称为「京洛」。

分字解释


※ "京洛"的意思解释、京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京洛的造句

  •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说的是洛阳的花,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说的却是洛阳的人。
  • 京洛乘坐的人工三轮车刚刚刚刚停稳,他便一度正步跳上去,一块大洋落到了车夫的手心。
  • 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 未来,北京洛阳企业商会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支持和促进京洛两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合作。
  • 十年阔别晤清颜,京洛舟车任往还;宦海驰驱人易老,客途劳瘁鬓先斑。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 京洛阳企业商会的成立,必将为在京洛阳籍企业家联络同乡情谊、共叙故乡发展提供重要平台,也必将为京洛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搭建重要桥梁。
  • 在译事之余,他还将日常重要的律仪教授给学徒,树立新范,学僧传习,遍于京洛,为人称叹。
  • 古镇上有百余座明清老宅,其中建于凊宣统年间张信昌宅保存完好,当属精品,仪门上两扇漆黑大门上勾刻八个字的楹联“京洛传钩”“曲江养鸽”。
  • 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