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


拼音yù bǐ
注音ㄩˋ ㄅ一ˇ

词语解释

御笔[ yù bǐ ]

⒈  谓帝王亲笔所书或所画。借指圣旨。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亲笔所书或所画。

《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帝令 勰 为露布……及就,尤类帝文,有人见者,咸谓御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 江陵 张公 为首揆,进阁中所藏 世宗 御笔圣諭六十三道。”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钱文端 ﹞有‘鹿驯巖畔当童扶’之句,上深赏之,御笔仿 梁楷 泼墨仙人图以赐。”
老舍 《神拳》第四幕:“我多少还有几件 康熙 五彩的花瓶, 乾隆 御笔的福寿字儿,你们随便拿。”

⒉  借指圣旨。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知阁 韩侂胄 骤窃柄,威福浸广,意所好恶,尽以御笔行之。公具论其姦,有日矣,而御笔出公直 显謨阁,知 平江府。”

国语辞典

御笔[ yù bǐ ]

⒈  天子亲写的文字。

《北史·卷一九·魏献文六王传·彭城王勰传》:「帝令勰为露布,……及就,尤类帝文,有入见者,咸谓御笔。」
《红楼梦·第五三回》:「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

分字解释


※ "御笔"的意思解释、御笔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御笔的造句

  • “鸿庥普蔭”,是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门楣匾额上的四个大字,乾隆御笔
  • 朱砂御笔,字字珠玑,这本该是一国之君分内之事,她的丈夫却以风疾头痛只由全都推给了她……裟椤双树。
  • 清朝道光皇帝赐予门珠林寺的御笔匾文。
  • 相传宋太祖御笔亲书丹诏,遣官招之。
  • 第三件是乾隆御制并且有御笔诗词的和田白玉荷花型笔洗,笔洗是文房器,用来涮毛笔用的。
  • 皇上御笔朱批岂容你胡乱猜疑?身为朝廷重臣言语无状,有失体统,你自今日起不必再进宫来,回府闭门思过,等候宣召吧!
  • 在管城区文物局文物管理科郑先生看来,宋真宗御笔勒碑,有点“以讹传讹”。
  • 同治皇帝赐给西藏札什伦布寺的御笔匾文。
  • 陆城城外因宋仁宗嘉佑皇帝私幸陆城,御笔亲题“陆城八景”。
  • 据记载,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因军事需要及藏汉贸易方便,下旨修建泸定铁索桥,并御笔题写桥名“泸定桥”,意为骚乱已平,泸河已经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