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g

抗御


拼音kàng yù
注音ㄎㄤˋ ㄩˋ

词性动词


反义词攻击

词语解释

抗御[ kàng yù ]

⒈  对敌人的抵抗和防御。

resist and defend;

引证解释

⒈  抵抗,防御。

《晋书·邵续李矩等传论》:“招集义勇,抗御仇讎。”
《梁书·昌义之传》:“时城中众纔三千人, 义之 督帅,随方抗御。”
萧乾 《栗子·参商》:“她感到了威胁。抗御是必须的了。”

分字解释


※ "抗御"的意思解释、抗御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抗御的造句

  • 含有维他命原超微粒子和活力紧致素,可以有效抗御眼周肌肤的老化现象,让岁月无痕,明眸更加神采怡人。
  • 秋季养生短信]胡萝卜的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有护卫人体上皮组织如呼吸道黏膜的作用,常食可增强人体抗御感冒的能力。
  • 为了抗御风沙,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大量营造防护林。
  • 由于山上温度低,尽管养猴者悉心照料,一到冬天,指猴就因无法抗御寒冷而一命归天。
  • 古来皇权至圣,天子旨意所到之处,令出如山,臣民迎风跪伏,无丝毫抗御余地。
  • 农田灌排能力明显提高,抗御干旱、洪涝灾害能力得到加强。
  • 针对法方程呈现病态且观测值受到污染而不严格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探讨运用拟准检定法抗御粗差,用岭估计改善法方程的病态性。
  • 清嘉庆二年,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聪儿率领大军驻扎洞中抵御清军,凭着险要地势,使清军未能攻克,如今,当年抗御清军所筑的寨门和炮台仍留存洞口。
  • 如有擅退或抗御不力等情事,亦当依法严惩,决不宽贷。
  • 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