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ěng

讽刺



词语解释

讽刺[ fěng cì ]

⒈  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

不要讽刺人。

satire; mock;

引证解释

⒈  以婉言隐语相讥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

《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
唐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别人走路的样子,好像对 梁建 也是一种嘲笑和讽刺。”

⒉  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讥刺或嘲讽的笔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国语辞典

讽刺[ fèng cì ]

⒈  以隐微的方式嘲讽讥刺。

如:「这是一部讽刺社会乱象的电影。」

讥讽 讥嘲 讥刺 嘲讽 嘲笑 挖苦

奉承 恭维

分字解释


※ "讽刺"的意思解释、讽刺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讽刺的造句

  • 面对别人的讽刺挖苦,他毫不计较,坚持为孤寡老人服务。
  • 你如今的一句对不起,讽刺了当初的我爱你。
  • 我们常不免有一种先入之见,看见讽刺作品就觉得这不是文学上的正路,因为我们先就以为讽刺并不是美德。
  • 尽管做自己的事,不必理睬别人的讽刺和嘲笑。
  • 对于别人的讽刺挖苦,他总是嗤之以鼻。
  • 法律之剑不能到达的地方,讽刺之鞭必定可以到达。
  • 他自认为了不起,常用坐井观天来讽刺别人。
  • 人生有时候,老是很讽刺
  • 他平静地、讽刺地望着苏尔白,这时苏尔白勃然大怒。
  • 漫画多采用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