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huáng

牛黄


拼音niú huáng
注音ㄋ一ㄡˊ ㄏㄨㄤ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牛黄[ niú huáng ]

⒈  在消化器官(牛及某些反刍类的消化器官)中发现的各种结石,可用作药物或颜料。

bezoar;

引证解释

⒈  牛胆囊中的结石。为珍贵的中药。产于 陕西、甘肃 两省者为西黄,产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者为广黄。有强心、解热等作用。现已可人工合成。

《后汉书·延笃传》:“大将军 梁冀 遣客齎书诣 京兆,并货牛黄。”
李贤 注引《本草》:“牛黄味苦,无毒,牛出入呻者有之。夜有光走角中。牛死,入胆中,如鷄子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黄》﹝集解﹞引《别录》:“牛黄生 陇西 及 晋 地,特牛胆中得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黄》﹝集解﹞引《别录》:“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按《宋史》云:宗泽 知 莱州,使者取牛黄。 泽 云:‘方春疫癘,牛饮其毒则结为黄;今和气流行,牛无黄矣。’观此,则黄为牛病,尤可徵矣。”
《红楼梦》第八四回:“如今的牛黄都是假的,要找真牛黄方用得。”

⒉  牡丹的一种。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牛黄亦千叶,出於民 牛氏 家,比姚黄差小。

真宗 祀 汾阴,还过 洛阳,留宴 淑景亭,牛氏 献此花,名遂著。”

国语辞典

牛黄[ niú huáng ]

⒈  一种中药。多从病牛胆中取得,具有解热、解毒、强心的功效,可治惊痫及小儿诸病。

分字解释


※ "牛黄"的意思解释、牛黄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牛黄的造句

  • 常与清热息风止痉药配伍,如牛黄散,治小儿惊痫,痉挛抽搐,即以本品与朱砂、天竺黄、钩藤等配用。
  • 指出安宫牛黄丸的治疗核心为:温病热入心包之神昏。
  • 以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不同批次牛黄解毒片质量。
  • 这种药是以猴枣、牛黄为主要原料的中药制剂。
  • 灵感一来,我立刻在剧本中设计了法显用九味牛黄丸救治危重病人的情节。
  • 你像什么万应锭、益母膏、牛黄解毒丸、什么大力丸。
  • 本文采用薄层比色法测定牛黄和安宫牛黄丸中胆酸的含量。
  •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
  • 本文应用聚类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十二个厂家生产的安宫牛黄丸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
  • 在某宝上,两粒装的安宫牛黄丸要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