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黄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基础信息
拼音bái máo huáng yuè
注音ㄅㄞˊ ㄇㄠˊ ㄏㄨㄤˊ ㄩㄝˋ
出处《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感情白旄黄钺是中性词。
例子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明 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出师打仗。
白旄黄钺的造句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短角鬼王登坛。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众诸侯首领请绍登坛。
第二天,大家依例命军士每人负土一?修筑三层高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朱?登坛。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狄将军直率忠义的确可嘉,元帅身为宋室皇嗣,今节白旄黄钺,犹如天子,岂能亲自出迎,折我大宋皇威。
玉简金书,威振三天称护法;白旄黄钺,灵通九地号降魔。
字义分解
※ 白旄黄钺的意思解释、白旄黄钺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