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òcúnruòwáng

若存若亡


拼音ruò cún ruò wáng
注音ㄖㄨㄛˋ ㄘㄨㄣˊ ㄖㄨㄛˋ ㄨㄤˊ



词语解释

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引证解释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汉 马融 《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超 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国语辞典

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

⒈  似有若无。

《文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

分字解释


※ "若存若亡"的意思解释、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若存若亡的造句

  • 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
  • 此时跟平时的修炼一般,修炼时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 昊天顿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 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
  • 你就当我不存在,按照你自己理解的,将微意守于丹田,只用丹田呼吸,若存若亡,似有似无。
  • 知游心于无限,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 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
  •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