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gduó

攘夺


拼音rǎng duó
注音ㄖㄤˇ ㄉㄨㄛˊ

词语解释

攘夺[ rǎng duó ]

⒈  掠夺;夺取。

又攘夺他人之功,将侄子分茅列土。——《梼杌闲评——明珠缘》

seize;

⒉  强占,霸占,不择手段地获得或据为己有。

巧攘夺,弟妇作夫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grab;

引证解释

⒈  掠夺,夺取。

《管子·八观》:“里域横通,攘夺盗窃者不止。”
《新唐书·李纲传》:“齐王 元吉 为 并州 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
明 刘基 《吊诸葛武侯赋》:“般纷纷以攘夺兮,世不以为殃。”
李大钊 《日本帝国主义最近进攻中国的方策》:“所谓商租,所谓会办,都是 日本 帝国主义攘夺 中国 土地的变相的名辞。”

国语辞典

攘夺[ ráng duó ]

⒈  夺取。

《管子·八观》:「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
《新唐书·卷九九·李纲传》:「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

分字解释


※ "攘夺"的意思解释、攘夺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攘夺的造句

  • 六国自己先失了方寸,当年的樽俎之容,会盟之礼,扫地无余,大家尽情攘夺,不知黄雀在后。
  • 你们这些人贩子,平时就攘夺我的族人!现在居然连公主都要抢走吧?才不会让你们得逞!
  • 遂使后进之士不复闻《诗》、《书》之言,皆怀攘夺之心,相与陷于不义。
  • 话说魏忠贤残害扬州,又攘夺他人之功,将侄子分茅列土,忽把个村夫牧竖平白的与元勋世爵同列,朝班不独人心不服,天道也是恶盈的。
  • 走马灯式的攘夺皇位,使血性一次次被嘲讽,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坚持、相信和认真。
  • “余与石庵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
  • 徽宗还下令在全国州治、府治,修造道教宫观,每个宫观,赐予田产,自几十顷至几百顷不等,这些田地都是从附近民户中攘夺来的。
  • 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
  • 再相攘夺,未免伤情,何不高才捷足,先往据之?彼闻吾先至,惧而不来,则声色俱可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