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bǐngchōng

画饼充饥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注音ㄏㄨㄚˋ ㄅ一ㄥˇ ㄔㄨㄥ ㄐ一




词语解释

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

⒈  画个饼子来解饿。本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appease one's hunger with depicted cake; draw cakes to allay hunger—feed on illusions;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用。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唐 冯用之 《权论》:“圣人知道德有不可为之时,礼义有不可施之时,刑名有不可威之时,由是济之以权也。其或不可为而为,则礼义如画饼充饥矣。”
《续传灯录·行瑛禅师》:“谈玄説妙,譬如画饼充饥。”

⒉  喻以空想自慰。

宋 李清照 《打马赋》:“説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驤之志。”
《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鸞 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国语辞典

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

⒈  魏文帝令大臣卢毓推举人才,强调须有真才实学,不可徒具名声,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也作「画饼充饥」、「充饥画饼」。

《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续传灯录·卷二〇·(卢山)​开先(广鉴)​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
《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分字解释


※ "画饼充饥"的意思解释、画饼充饥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画饼充饥的造句

  • 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 他的承诺只是画饼充饥,你可别上当啊!
  • 你只知空谈理想而不去实践,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 对那种不讲实际、画饼充饥的想法,我们必须反对。
  • 公司的改革不能画饼充饥,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 成大事者,应心怀天下,岂不知多少穷苦百姓只能画饼充饥,食不果腹。
  • 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只能是画饼充饥,无法成为现实。
  • 命有己造不由天,命运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历练自己的过程,只是有些人把它过复杂了,辛苦备至,烦恼不断;有些人能简单生活,享受生活的那份美好。生活中难免困难坎坷,只要你能克服自己心中的这道坎,成功就迈进了一步,事在人为,想得到,就要克服万千努力去做,否则一切都是画饼充饥。加油,希望你重振江湖!。
  • 不切实际的空想犹如画饼充饥,于事无补。
  • 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