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而充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
基础信息
拼音kuò ér chōng zhī
注音ㄎㄨㄛˋ ㄦˊ ㄔㄨㄥ ㄓ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感情扩而充之是中性词。
例子朱自清《论气节》:“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后来却扩而充之普遍应用起来。”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扩充。
扩而充之的造句
扩而充之,可以出神;再扩充即还虚合道……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扩而充之到整个中国人的思维,他也认为中国人整体缺乏理性思维。
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我相信任何的教育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稳稳当当拿着此时此地的实际体验,然后扩而充之。
四端人人具有,扩而充之便成四德,即仁义礼智,正确荣辱观的可能性正是建立在人之本性的基础上。
对今次压倒性胜出,曾荫权亦必须清醒认识,并扩而充之,戒骄戒躁,拿出实绩,这才不会辜负各方的殷切期盼。
扩而充之,整个民族如此,那是我们一种自馁精神,对民族兴衰大有关系。
关键是怎样把这样的效果扩而充之。
宗先生说,作为中国两千年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建设者,孔子深知道德的精神在于诚,在于真性情、真血性,所谓赤子之心,扩而充之,就是所谓“仁”。
字义分解
※ 扩而充之的意思解释、扩而充之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