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

鸭脚


拼音yā jiǎo
注音一ㄚ ㄐ一ㄠˇ

词语解释

鸭脚[ yā jiǎo ]

⒈  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

⒉  指银杏的果实。

⒊  即鸭脚葵。

引证解释

⒈  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

宋 陆游 《十月旦日至近村》诗:“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元 王祯 《农书》卷九:“银杏之得名,以其实之白。一名鸭脚,取其叶之似。”
清 曹寅 《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

⒉  指银杏的果实。

宋 梅尧臣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宋 陆游 《听雪为客置茶果》诗:“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元 詹时雨 《一枝花·丽情》套曲:“银杏叶彫零鸭脚黄,玉树花冷淡鸡冠紫。”

⒊  即鸭脚葵。参见“鸭脚葵”。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
范祥雍 校注:“《齐民要术》三‘种葵’注:‘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復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也。’”

国语辞典

鸭脚[ yā jiǎo ]

⒈  鸭子的脚。

⒉  银杏的别名。参见「银杏」条。

分字解释


※ "鸭脚"的意思解释、鸭脚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鸭脚的造句

  • 鸭脚掉地上仍卖,菜碟在便器冲洗。
  • 小龙虾、鸭脚和螺蛳粉,一条微信就能下单,等待片刻热腾腾的小龙虾和鸭脚就送上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因为方便快捷赢得了一批年轻客户。
  • 因其用竹壳包扎成五个连珠葫芦状又名葫芦茶,内含鸭脚木叶、葫芦茶、鸡骨草、金银花、车前草、金不换、救必应等中草药。
  • 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
  •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在南宁大放异彩,各种与之相关的田螺美食也开始在南宁走红,例如田螺鸭脚煲。
  • 餐馆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就是说你点了脆鸭蹼,就会给你端上深度油炸的鸭脚,颇费嚼劲而无味。
  • 老表记从去年起营业,第一家店开在盛天地周边,位置虽不太起眼,但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老表记”成了螺蛳鸭脚煲的代名词,没吃过老表记你可真就。
  • 不知何时,田螺鸭脚煲开始在南宁盛行,那股酸酸辣辣的味道,让不少人欲罢不能。
  • 他把鸭脚往汁水里按,这才腾得出空搭理我。
  •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