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zhīxīn

恻隐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注音ㄘㄜˋ 一ㄣˇ ㄓ ㄒ一ㄣ

词性成语

近义词悲天悯人


词语解释

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

⒈  指对别人的不幸产生的同情怜悯之心。

国语辞典

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

⒈  同情怜悯之心。也作「恻怛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

分字解释


※ "恻隐之心"的意思解释、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恻隐之心的造句

  • 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 许多所谓慈善家的行为,只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 每次在街上碰到残疾人,妈妈就动了恻隐之心,总要上前帮一点忙。
  • 他做得太绝了,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 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 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样子,她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准备为他找个老伴。
  • 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
  • 看到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个人都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慷慨解囊相助。
  • 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 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