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g

婆娘


拼音pó niáng
注音ㄆㄛˊ ㄋ一ㄤˊ

词性名词

反义词爷们

词语解释

婆娘[ pó niáng ]

⒈  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

young married woman;

引证解释

⒈  对妇女的通称。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二:“你又不是婆娘,你怎么晓得婆娘们的想头?”

⒉  妻子。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著你戯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淮剧《千里送京娘》:“昔日有个老 姜尚,八十以外娶婆娘。”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在 姚士杰 看来,土改以后 高增福 死婆娘,是老天替他报应。”

⒊  指女仆。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大獃的儿子、媳妇,一天要駡三场;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那日进房来搜,家人、婆娘又帮着,图出气。”

国语辞典

婆娘[ pó niáng ]

⒈  对妇人卑贱的称呼。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谓妇人之卑贱者,曰『某娘』,曰『几娘』。鄙之,曰『婆娘』。」
《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张三亦是个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因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记在心里。」

英语woman (derog.)​

法语femme (péjoratif)​

分字解释


※ "婆娘"的意思解释、婆娘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婆娘的造句

  • 婆娘管汉子,金银满罐子。
  • 我懒得听你这婆娘在这里缠夹不清!
  • 弟兄们,要是等会有能活着坚持到李将军来的,给俺那婆娘捎个话,让她别守寡,趁着年轻赶紧改嫁吧。
  • 好好好个屁,懒婆娘的裹脚,臭长臭长。
  • 婆娘媳妇尽娇娆,美靓容颜都争俏。三八节日彩衣妆,各个颜如王昭君。好似当代穆桂英,精神抖擞威风显。冲锋陷阵何所惧,风情万种展魅力。节日快乐!
  • 但正所谓宝刀赠烈士,美女赠英雄,我如今翻然悔悟,觉得以自己的本事还配不上自家的婆娘,不跟你争了,行不?
  • 贾福堂一看,瞎哩,索性一不作,二不休,自己躲在门后,让这婆娘去开门。
  • 文童内心一阵狂喜,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恶婆娘这么好骗,而且还要送自己武器。
  • 忽然灵座上作响,婆娘吓了一跳,只道亡灵出现。
  • 面面俱到、穿靴戴帽,生怕漏掉什么,其结果就像“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懒婆娘的裹脚布”,成为向不良文风“开炮”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