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xiánshì

招贤纳士


拼音zhāo xián nà shì
注音ㄓㄠ ㄒ一ㄢˊ ㄋㄚˋ ㄕ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

⒈  招引接纳贤士。

引证解释

⒈  招引接纳贤士。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三国演义》第八回:“﹝ 孙策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水浒传》第四四回:“戴宗 在筵上説起 晁 宋 二头领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许多好处。”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倒也略略听见些风声,听说他在那儿招贤纳士。”

国语辞典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

⒈  招揽吸收有品德、学识的贤人士子。元·关汉卿也作「纳士招贤」。

《哭存笑·第二折》:「他与你破了黄巢,敌了归霸,败了朱温,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东周列国志·第九八回》:「不如仍走大梁,信陵君招贤纳士,天下亡命者皆归之。」

分字解释


※ "招贤纳士"的意思解释、招贤纳士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招贤纳士的造句

  • 燕国的昭王招贤纳士,荆轲刺秦王故事出自易县燕下都。
  • 在研、产、商三大领域发展过程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招贤纳士,立足创新,不断开发新的项目,生产新的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以辉煌的成就奔向灿烂的明天。
  • 公司为进一步扩大发展,现招贤纳士,望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团队,共谋发展。
  • 公司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招贤纳士,一步一个脚印,现已初具规模。
  • 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
  • 黄金台又名金台、燕台、招贤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所筑。
  • 从公司创建伊始积极在社会各界招贤纳士,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 再经过三、五年努力,群众性养蜂已初具规模了,新的技术骨干力量也上来了,其时还可以面向社会招贤纳士,或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建立联系,充分利用我县蜂产品原料和沙棘等原料,共同研究、开发多种产品投向市场,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 原来吴天为登上王位,一开始招贤纳士,谦恭虚己,因此各路人才纷纷投奔。
  • 戴京焦透露,嘉实基金已经在华尔街招贤纳士,寻找专门研究小盘股的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