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què

黄雀


拼音huáng què
注音ㄏㄨㄤˊ ㄑㄩㄝˋ

词语解释

黄雀[ huáng què ]

⒈  亦作“黄爵”。

⒉  鸟名。雄鸟上体浅黄绿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黄。雌鸟上体微黄有暗褐条纹。鸣声清脆,饲养为观赏鸟。

⒊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辞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继无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此以“黄雀”比喻王莽,后比喻得志之小人。

⒋  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黄爵”。

⒉  鸟名。雄鸟上体浅黄绿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黄。雌鸟上体微黄有暗褐条纹。鸣声清脆,饲养为观赏鸟。

《周礼·夏官·罗氏》“罗春鸟” 汉 郑玄 注:“春鸟,蛰而始出者,若今 南郡 黄雀之属。”
《文选·张衡<西京赋>》:“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
薛综 注:“青鸟黄雀,皆小鸟。”
晋 张协 《七命》:“晨鳬露鵠,霜鵽黄雀。”

⒊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 时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辞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 汉 家象。华不实,继无嗣也。

王莽 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此以“黄雀”比喻 王莽,后比喻得志之小人。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黄雀徒巢桂, 青门 遂种瓜。”

⒋  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

《文选·刘桢<赠从弟>诗》:“於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李善 注:“黄雀,喻俗士也。”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紫鸞无近远,黄雀任翩翾。”
仇兆鳌 注:“朝謁不预,则起居自适,亦何羡章署之荣乎。所以黄雀卑飞,唯知旧学,而紫鸞高举,端属明公矣。”

国语辞典

黄雀[ huáng què ]

⒈  动物名。鸟纲雀科。体小,身具黑斑,嘴与脚皆带有黄色。

分字解释


※ "黄雀"的意思解释、黄雀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黄雀的造句

  • 一条小鱼吞下了小虾,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翠鸟正向它冲下来。
  • 甲国攻击乙国,不料丙国乘虚而入,灭了甲国,这真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 侵略者只想侵略别人,它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是很有道理的。
  •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
  • 所谓“援湘”北军不肯开赴前方作战,仅负警戒后方之责,显然具有“黄雀在后”的野心。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 他一心想佔人便宜,却不知道也有人在盯着他们,真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好省自己的事了,等他弄到手直接抢就是了。
  • 他一定觉得我很可怜,那种悲悯一只被顽皮孩童射中翅膀的黄雀的感情,多么希望会是爱。我知道自己妄想,可哪怕是妄想,就让我再妄想一会儿,就一会儿。
  • 他一心想占人便宜,却不知道也有人在盯着他们,真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