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kàng

负隅顽抗



词语解释

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g ]

⒈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指依仗地形险阻顽固抵抗。

负隅顽抗,自取灭亡。

fight stubbornly with one’s back to the wall; put up a desperate struggle; resist desperately in a hopeless situation;

引证解释

⒈  凭恃险阻,顽固抵抗。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三章:“他可能装死躺下,也可能负隅顽抗。不管他耍什么花样,都要制服他。”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八:“扼守在堑壕中的敌人想负隅顽抗,我们劈头盖脸便是一顿猛扫。”

国语辞典

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g ]

⒈  依恃险要的地势,做顽强的抵抗。语本比喻凭借某种条件,做顽强抵抗。

《孟子·尽心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如:「困守在屋子里的枪击要犯,虽负隅顽抗,终被警察击毙。」

负险固守

俯首就缚 弃械投降 束手就缚

分字解释


※ "负隅顽抗"的意思解释、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负隅顽抗的造句

  • 歹徒的负隅顽抗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 地方政府也在负隅顽抗
  • 匪徒们逃到石头寨,企图负隅顽抗
  • 尽管敌人负隅顽抗,还是被我们彻底打败了。
  • 敌人已经山穷水尽了,但还在负隅顽抗
  • 走私犯负隅顽抗,但最后被抓获,送进监狱。
  • 匪徒负隅顽抗,结果被一一击毙。
  • 但只有当罪犯负隅顽抗时,警察才被准许使用手铐。
  • 在八路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负隅顽抗的敌人最终还是缴械投降了。
  • 匪徒负隅顽抗了一个小时,最终还是被人民警察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