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


拼音dì lì
注音ㄉ一ˋ ㄌ一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地力[ dì lì ]

⒈  土壤肥力,土壤供应作物营养的能力。

soil fertility; productivity of the land;

引证解释

⒈  土地的出产能力。

《韩非子·五蠹》:“严其境内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
《史记·平準书论》:“魏 用 李克,尽地力,为彊君。”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农具·耒耜》:“稼穡尽民勤,垦耕穷地力。”

⒉  指土地的肥沃程度。

元 唐元 《艺圃》诗:“种莧甲已坼,苦菜行亦秀。耰耡不惮勤,常恐地力瘦。”

国语辞典

地力[ dì lì ]

⒈  土地生产的能力。指土地的肥沃程度。

汉·王充《论衡·效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英语soil fertility, land capability

法语fertilité du sol

分字解释


※ "地力"的意思解释、地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地力的造句

  • 格拉博夫斯基发现,为了弥补较低的蹬地力量,截肢者通常更快地摆动双腿以产生同样的功率。
  • 在这里抓地力的需求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利用了每一平方厘米。
  •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 一般肥力水平的条田有实现超高产的可能,但若要持续高产、稳产,须培肥地力以增加或保持土壤较高的基础肥力。
  • 对因部分土地未完成征地而影响整宗土地供应的,要加大征地力度完成征地。
  • 这块土地已通过轮作法恢复了地力
  • 深耕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活土层,培肥地力
  • 在重踩煞车的情况下冲入弯道,使车子大绝大部分重力抛到前面,而使后轮不受重力而失去抓地力
  • 也收早,也收晚,也收深,也收浅,也收勤的也收懒;该早就早,该晚就晚,该深就深,该浅就浅,勤动脑筋不停闲;顺天时,量地力,科学来种田。
  • 古代传统“地力常新”的土地改造思想,对当代生态保护、控制其环境蜕化上有很大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