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
词语解释
地头,地头儿[ dì tóu,dì tóu ér ]
⒈ 田地的边缘。
例小伙子们围坐在地头上。
英edge of a field;
⒉ 〈方〉:当地;本地。
例他初来乍到,地头儿生。
英this place or area;
⒊ 〈方〉:终点;目的地。
例这列车怎么还不到地头儿?
英destination;
⒋ 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英lower margin (of a page);
引证解释
⒈ 田地的两头。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但驾车地头,每旦当有小儿僮女,十百餘羣,自来分摘。”
《红楼梦》第三九回:“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做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夏天耪地,又热又累,到地头上谁也不愿动了。”
⒉ 当地;本地。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家丁原是地头人,多曾认得 柯陈 家里的,一径将帖儿进去报了。”
⒊ 处所;地方。
引宋 欧阳修 《论监牧札子》:“欲乞权暂差臣,仍於 吴中復 等三人内,更差一人,与臣同诣左右厢监牧地头,躬亲按视。”
宋 苏轼 《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直方 步行百餘里,装作贩牛小客,既至地头,众皆畏惧不前,独弓手节级 程玉 等二人,与 直方 持鎗大呼,排户而入。”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路上在意,山峻难行,到地头便稍信来,与我知之。”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六章:“到了地头,给你大叔大婶来封信。”
⒋ 方面。 《朱子语类》卷六四:“圣贤所説工夫都只一般,只是一箇择善固执。
引《论语》则説‘学而时习之’, 孟子 则説‘明善诚身’。只是随他地头所説不同,下得字来各自精细,其实工夫只是一般。”
⒌ 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例如:这书地头太窄了。
国语辞典
地头[ dì tóu ]
⒈ 唐有青苗地头钱,是当时的一种税法。
引《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市轻货给百官手力课。以国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号『青苗钱』。又有『地头钱』,每亩二十,通名为青苗钱。」
⒉ 当地、本地。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蓦闻一阵血腥来,元家丁原是地头人,多曾认得柯陈家里的,一径将帖儿进去报了。」
⒊ 方面。
引《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这个道理,各自有地头,不可只就一面说。」
⒋ 地方、处所。
引《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路上在意,山峻难行,到地头便稍信来,与我知之。」
⒌ 源头或来头。
分字解释
※ "地头"的意思解释、地头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地头的造句
- 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
- 上级领导轻车简从来到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意见。
- 这个“地头蛇”被绳之以法,完全是罪有应得。
- 汗水流在地头,幸福来到家里。
- 见餉神兴高采烈地抱着小华歌上下检查这几天有没跑漏什么,聂小凤站在地头喊道“喂,快给我恢复啊!”。
- 金秋,在日喀则其他农区,早已是麦垛星星般散落的景象,然而在南木林县艾玛岗乡,却看不到一座麦垛,田间地头,土豆堆成了一片海。
- 素成珂吓得不轻,推车的白须老人被撞得四仰八叉,坐在地头哎呦叫苦,手中拄着一枚七拱八翘、模样甚似人参根须的桃木拐杖,正咚咚咚地敲去地面,费力欲起身。
- 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下洋镇中川村,土楼古厝连片,傍晚时分,村民自组的锣鼓队、腰鼓队、太平国乐社在田间地头演练,成为村中一景。
- 但走进田间地头,许多斗渠、农渠仍然是荒草丛生的土渠,不仅渗漏严重,还需要年年清淤。
- 抓住五步蛇要靠地头蛇出面的弱点,先攻地头蛇,迫使五步蛇断源、绝本,五步蛇自然要求助,蛇巢就自然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