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jìng

门径


拼音mén jìng
注音ㄇㄣˊ ㄐ一ㄥ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门径[ mén jìng ]

⒈  门前的小路。

acces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门逕”。

⒉  当门的小路。

唐 岑参 《高冠谷口赠郑鄠》诗:“门径稀人迹,簷峯下鹿羣。”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二:“散灰缘旧俗,门逕环周遭,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清华园图记》:“余家距 清华园 不半里,暇日尝访其遗构,门径深而曲,中有高楼翼然。”

⒊  做事的途径、方法、窍门。

清 郑燮 《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词:“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并无復自家门径。”
清 谭嗣同 《仁学·仁学界说》:“格致即不精,而不可不知天文、地舆、全体、心灵四学,盖羣学羣教之门径在是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

国语辞典

门径[ mén jìng ]

⒈  门前的小路。

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门径稀人迹,簷峰下鹿群。」

⒉  学问入门的方法。

清·江藩《经解入门·门径不可不清》:「四库提要为读群经之门径。」

方法 门路

⒊  谋事进身的途径。

如:「他在社会历炼几年,摸清门径,才谋得这份好工作。」

分字解释


※ "门径"的意思解释、门径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门径的造句

  •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初步摸索到了作文的门径
  •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门径
  • 段话很好!做任何事都是这样,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必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所成,若在本门功夫没有成熟之时就去学其他门径,只会一事无成。所以,入道之初对于下手功夫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一旦选定则不可随意更改,以免半途而废。
  • 得窥门径之后,再次研究中医与五行。
  • 出人门径,登堂入室,入微大成,炉火纯青,一代宗师。
  • 而心学发皇于程明道,大启门径于陆九渊,继起于陈白沙,大成于王阳明,而王门后学突破藩篱,进于个性解放。
  • 两名比丘的讲经越来越受许多加拿大人的青睬,从年轻到年长,皆能以金佛寺为门径,浑然忘我地闻知那无始无终的佛教教义。
  • 古往今来,“慎独”始终是志士仁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门径,东汉时期的“杨震四知”便是“慎独”的典范,不因“暮夜无知者”而收受礼金,时刻自省自律。
  • 欧、虞、颜、柳四大书家,如天地之日星江河也,弟有志学书,须窥寻四入门径,用油纸临摹,间架则易进。
  • 巨额财富已经在中国为很多人开启了购屋经商的新门径,不过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正在寻找新的投资和理财方式,这份研究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