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jìng

口径


拼音kǒu jìng
注音ㄎㄡˇ ㄐ一ㄥ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口径[ kǒu jìng ]

⒈  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caliber;

⒉  管子的内径(如皮下注射针头或炮管的)

aperture; bore;

⒊  器物圆口的直径。

天文台装有口径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

diameter of opening;

⒋  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统一口径。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line of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器物圆口的直径。

《礼记·投壶》:“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黄县 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於口径。”
洪深 《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

⒉  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袁静 《伏虎记》第三八回:“可是首长们好象是统一了口径,都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五章:“他们找到区里几个负责人一谈,正好他们区里也有这个打算,双方对上口径,谈得投机。”

国语辞典

口径[ kǒu jìng ]

⒈  器物的圆口直径。

《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

⒉  枪炮、望远镜等规格的表示。

如:「枪炮口径」、「大口径望远镜」。

⒊  大陆地区指对事情见解统一的标准。

如:「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大陆地区常是从上到下口径一致。」

分字解释


※ "口径"的意思解释、口径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口径的造句

  • 结题后的验收更加好笑,大多是对口径
  • 充满警惕的押车卫士右手抓住抬起的大口径短枪,左手扶住枪管,眼睛盯住骑马人,简短地回答道,“先生。”。
  • 做为最先出现的使用无烟火药的小口径步枪,对二叔、三叔这些从来没有见识和使用过后膛枪的人来说,要自已搞懂怎么使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介绍了用于中口径直缝焊管线焊接的高频大功率焊接电源,其采用基于功率元件的串联谐振式感应电源技术。
  • 舱上设十二寸口径大钢炮四尊,一、二寸口径五管连珠炮共十尊,后膛连珠枪五百二十五杆。
  • 平板缝隙天线具有结构紧凑、厚度小、重量轻、天线口径效率高、容易实现低副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通讯领域。
  • 其优点是具有容易反向更换不同口径的喷嘴,可提高染布工作效率的功效。
  • 不同个体碰到的问题大相径庭,由于程度的不同,很难对这些问题提供统一口径的标准答案。
  • 设计结果表明,利用旋转椭球面进行大口径取样镜设计可以使焦斑测量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 所述的笼屉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大小与水壶口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