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chāng

阿昌族


拼音ā chāng zú
注音ㄚ ㄔㄤ ㄗㄨˊ

词语解释

阿昌族[ ā chāng zú ]

⒈  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陇川、梁河和临近的潞西、龙陵等县的一个少数民族。

the Achang nationality;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二万。主要分布在 云南 陇川、梁河 等县。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较发达。

国语辞典

阿昌族[ ā chāng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陇川、梁河等县。人口约二万七千。男女虽可自由恋爱,但婚事却须由父母包办,因此有「抢婚」的习俗。经济以农业为,种水稻。手工业极为发达,善制刀剑,阿昌刀远近闻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多兼通汉语和傣语。信仰祖灵、鬼灵及小乘佛教等。

分字解释


※ "阿昌族"的意思解释、阿昌族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阿昌族的造句

  • 阿昌族则是双方各点一支蜡烛,以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双方的是非。
  • 因受到社会变迁与文化传递等因素影响,户撒刀及其锻制技艺的传承日渐式微,基于“文化自觉”角度,阿昌族要采取若干举措予以保护。
  • 阿昌族男子顶髻戴竹鍪,以毛熊缘之,上以猪牙雉尾为顶饰,衣无领袖。
  • 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彝族神话《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
  • 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 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沦为附近汉、傣地主的佃户。
  • 在传统阿昌族社会,性与伦理道德和不洁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性行为成为羞耻或丑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