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i

傣族


拼音dǎi zú
注音ㄉㄞˇ ㄗㄨ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傣族[ dǎi zú ]

⒈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025万人(1990年)。用傣语,有文字。信小乘佛教。有本族的数学、天文、历法、医药。存有五百部左右长篇叙事诗。流行民间曲艺“赞哈”。传统节日有泼水节。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代或称 掸、金齿、白衣、白夷、摆夷 等。人口约七十六万。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 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 等地。语言属 汉 藏 语系 僮 侗 语族 傣 语支。多事农业,善植水稻。

国语辞典

傣族[ dǎi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与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山川交错的河谷地区。人口约一百余万。使用傣语,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文字则使用一种源自古印度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主要宗教为小乘佛教。男子成年前入寺为僧,婚前还俗。社会组织以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为基础,婚后女子有不住夫家的习俗。经济生产以农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副。

法语Dai (ethnie)​

分字解释


※ "傣族"的意思解释、傣族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傣族的造句

  • 元明清时期,称傣族为“白夷”、“百夷”、“摆夷”等。
  • 傣族居住在热带、亚热带河谷平坝地区,他们生活的环境,从山到水,从水到田,到处是一片绿色。
  • 其他的民族舞蹈是剑舞和云南傣族色彩绚丽的孔雀舞。
  • 今天居住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的阿洪姆人的祖先,是从中国云南德宏迁去的傣族
  • 后来傣族人也常常在广义上把刻在贝叶上的傣文文献呢称为贝叶经。
  • 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 一大早,云南省德宏州风平镇芒赛村的傣族大妈孟咩所保,就挑着刚从自家树上摘下的咖啡鲜果,来到了村口的咖农合作社。
  • 按传统习俗,傣族男子到一定年纪都要文身,否则会受到岐视,特别是受妇女的岐视。
  • 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