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ìjīnkuì

石室金匮


拼音shí shì jīn kuì
注音ㄕˊ ㄕˋ ㄐ一ㄣ ㄎㄨㄟˋ

词性成语

近义词金匮石室

词语解释

石室金匮[ shí shì jīn guì ]

⒈  亦作“石室金鐀”。

⒉  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匱之书。”
司马贞 索隐:“石室、金匱皆国家藏书之处。”
《汉书·司马迁传》作“石室金鐀” 清 龚自珍 《尊史三》:“太史公 生 左冯翊,而长京师,诵古文於京师,仕则紬石室金鐀於京师,其两世取师友……尽京师耆旧卿士。”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北江诗话》:“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匱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瀏览。”

国语辞典

石室金匮[ shí shì jīn guì ]

⒈  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也作「金匮石室」。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分字解释


※ "石室金匮"的意思解释、石室金匮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石室金匮的造句

  • “金匮有多高?金匮有多宽?金匮有多长?金匮的历史有多久?”仇先生等众多读者对本次展出的石室金匮则情有独钟。
  • 中国古代对档案的保管就有“石室金匮”之称。
  • 并引《后汉书·祭祀志》的记载,皇家谱牒藏于石室金匮中,尚书和太常进行查验交接,题签印封谓之“表书署函”,这种活动就是“检”字的本意。
  •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对档案的保管就有“石室金匮”之称。
  •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档案的保存,早有“石室金匮”的说法。
  • 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一曰“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 “这是清代嘉庆年间专门用来存放皇帝实录、圣训等重要档册的‘石室金匮’,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档案柜,它是本次档案展中展出的镇馆之宝。
  • 据了解,在国家图书馆完成第二期建设工程后,文津阁《四库全书》行将迁入新的石室金匮并永久封存,此次亮相世间亦将可能成为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