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ishí

怪石


拼音guài shí
注音ㄍㄨㄞˋ ㄕˊ

词语解释

怪石[ guài shí ]

⒈  似玉的美石。

⒉  奇形怪状之石。

引证解释

⒈  似玉的美石。

《书·禹贡》:“岱 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 传:“怪异好石似玉者。”
陆德明 释文:“怪石,碔砆之属。”
《山海经·中山经》:“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苏轼 《后怪石供》:“苏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佛印 以其言刻诸石。”

⒉  奇形怪状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 方干 《题故人废宅》诗之一:“閒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国语辞典

怪石[ guài shí ]

⒈  形状奇特的石头。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分字解释


※ "怪石"的意思解释、怪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怪石的造句

  •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怪石嶙峋;水,漫江碧透。
  • 来到野柳,只见怪石奇岩,星罗棋布。
  • 两旁突兀的怪石如群兽探爪,仿佛正向人们扑来。
  • 怪石形态千奇百怪,形象逼真,且数不胜数。
  • 黄山的怪石、松柏非常迷人,真让人流连忘返。
  • 历史是一座高山,时间是嶙峋的怪石
  • 这里青山叠翠,碧波荡漾,怪石嶙峋,别有洞天。
  • 让人神往的黄山,奇松,怪石,使多少旅人牵肠挂肚。
  • 危峰兀立,怪石磷峋,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十步三转,紧贴着的就是万丈悬崖。
  • 山脊上怪石嶙峋,犬牙交错的锋利石头让人稍不注意便有葬身山底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