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ngrén

臧否人物


拼音zāng pǐ rén wù
注音ㄗㄤ ㄆ一ˇ ㄖㄣˊ ㄨ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⒈  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国语辞典

臧否人物[ zāng pǐ rén wù ]

⒈  褒贬品评人物的好坏。

《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南史·卷一九·谢晦传》:「灵运父瑍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卒,而灵运好臧否人物。」

分字解释


※ "臧否人物"的意思解释、臧否人物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臧否人物的造句

  • 他经常自省,很少臧否人物
  • 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褒善贬恶,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 他鉴于坏人当道难处,一般不轻易臧否人物,但对正义之士也还能加以扶持。
  • 譬如沈约,由于家世坎坷,所以老成持重,轻易不肯臧否人物
  • “月旦评”的领军人物是汝南名流许劭,他好臧否人物,品评诗文,每月初更新品题,时称“月旦评”。
  • 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臧否人物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 孔子开了把忠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和尺度的先河。
  • 名士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但凡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便仗马寒蝉,将“臧否人物,激浊扬清”的风格及内容变为专事辩析抽象理论。
  • 五月癸亥,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 世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不爱也不恨咋办捏?当他是路人而已,千百年来,华夏风流人物,无法一一臧否人物,各有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