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
词语解释
针线[ zhēn xiàn ]
⒈ 针和线。
例针线包。
英needle and thread;
⒉ 缝纫刺绣等工作。
例做针线。
英needlework;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针綖”。亦作“针綫”。亦作“鍼线”。
⒉ 针和线。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太宗 常赐 三藏 衲,约直百餘金,其工无针綖之迹。”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 也日日无情无绪,懨懨欲睡,针线慵拈。”
林斤澜 《母女》:“你撕了衣服?这里有针线,借来使一使吧。”
⒊ 指缝纫刺绣工作。
引唐 白居易 《秋霁》诗:“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宋 姚进道 《青玉案》词:“春衫犹是, 小蛮 鍼线,曾湿 西湖 雨。”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主中馈,习鍼綫,犹不失为勤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一章:“你的针线真不错,会缝新衣服。”
⒋ 指从事缝纫刺绣工作。
引宋 黄公绍 《青玉案》词:“征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
⒌ 指缝纫刺绣的成品。
引熊正国 《高炉边的彝家》:“翻身进屋里打开箱子,拿出一件针线来。”
⒍ 指作品的组织结构,谋篇布局。
引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文又无针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疎,全篇之破绽出矣。”
⒎ 指写文章或做学问时的研磨功夫。
引宋 陈亮 《又甲辰秋书》:“痛念二三十年之间,诸儒学问各有长处,本不可以埋没,而人人须着些针线。其无针线者,又却轻佻,不是屈头肩大担底人。”
⒏ 指写文章或做学问时从事研磨。
引宋 杨万里 《初凉与次公子共读书册》诗:“五言未针綫,百遍遶阶除。”
国语辞典
针线[ zhēn xiàn ]
⒈ 针与线。
引《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就把收的王观察的个旧枕箱,把与他盛花儿针线。」
《红楼梦·第五七回》:「说著,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
针线[ zhēn xian ]
⒈ 缝纫、刺绣等工作或作品。
引《红楼梦·第二四回》:「且说宝玉因被袭人找回房去,只见鸳鸯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个堂房姪女,今年十八岁,做得一手好针线。」
分字解释
※ "针线"的意思解释、针线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针线的造句
- 王阿姨不会做针线活儿,可是下厨房做饭炒菜却很麻利。
- 一整天都在奔波于生活中的母亲,拖着那疲惫的身躯却依然在深夜里用着针线织着新衣裳。我们揉着朦胧的睡眼,看着母亲的双手,却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梦乡。
- 女孩子们一面做针线,一面谈笑。
- 欢乐的时候,家就像锦绣上飞动的针线,描画着你心中的每一缕春光。
- 那是母亲的针线,不,那是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 陈勇军只好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做泥瓦匠,王莉低价从厂里买来了一台旧针织机,在家里门口摆摊做起了简单的针线活生意。
- 过了一会儿,雨变小了,微风吹来,雨帘斜了,像一根根针线似的刺向草木、墙壁。雨落在小草上,看,草儿轻轻地在微风中摇动,雨珠顺着它那翠绿的茎滚下来,有一滴一下子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小草的嘴里,找不着了。
- 南宫司马无奈地摇摇头,迈步往布庄走,要去问问有没有卖的针线。
- 手里拿着针线,把思念穿成串。手里拿着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手里握着温暖,把思念融入心坎。手里握着孤单,把你来挂牵。想你在每天。
- 有爬花杆比赛,有比射弩、比针线手艺,有武术表演、倒牛、斗牛等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