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乡土


拼音xiāng tǔ
注音ㄒ一ㄤ ㄊㄨˇ



反义词市井

词语解释

乡土[ xiāng tǔ ]

⒈  本乡本土;人们出生的故乡。

乡土气息。
以靖乡土。——《明史》

native soil;

引证解释

⒈  家乡,故土。

《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贞观 中,天下丰饶,士子皆乐乡土,不窥仕进。”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长安 对于他来讲,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乡土了。”

⒉  地方;区域。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乡土不同,河朔隆寒。”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七:“字音因乡土习惯或其它原因而多少变更,如 英国 字的有 美国 读音。”

国语辞典

乡土[ xiāng tǔ ]

⒈  家乡的土地。借指家乡。

《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唐·项斯〈日东病僧〉诗:「已无乡土信,起塔寺门前。」

⒉  民俗。

如:「乡土节目」、「乡土气息」。

分字解释


※ "乡土"的意思解释、乡土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乡土的造句

  • 这部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 乡土气息很浓的戏曲小品,观众都喜闻乐见,所以教育效果也很好。
  • 她创作的小说,语言极富乡土气息。
  • 礼治不是个人好恶的统治,是传统,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就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 乱弹的唱腔高亢,朴实,乡土气息浓厚,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 要是他因为乡土观念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反对和我一起去南京,那可就糟了。
  • 乡土史教学中要把握它与统编教材的主观原则,还要注意传说与信史的区别。
  • 其调随乡土氧,绫、绢、迤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迤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皆书印焉。
  • 而世代相传的乡土艺术,则培养了老百姓对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独特审美情趣。
  • 首先,从人文地理学和乡土聚落的发展历史谈起,由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