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ānghuáng

苍黄


拼音cāng huáng
注音ㄘㄤ ㄏㄨㄤˊ

词性形容词

词语解释

苍黄[ cāng huáng ]

⒈  灰黄色。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鲁迅《故乡》
病人面色苍黄。

be greenish yellow;

⒉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来用“苍黄”比喻事物的变化。

black or yellow;

苍黄[ cāng huáng ]

⒈  匆促慌张。

神色苍黄。

in a flurry; in panic;

引证解释

⒈  青色和黄色。

元 许谦 《冯公岭》诗:“寒松荒草间苍黄,照眼峥嶸三十里。”

⒉  黄而发青;暗黄色。

《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色苍黄。”
王冰 注:“色黄之物外兼苍也。”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诗:“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
丁玲 《奔》:“夹在这里奔着的,还有那些苍黄的不像人样的女人们。”

⒊  引申为苍凉。

唐 于逖 《野外作》诗:“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
清 倪瑞璿 《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诗:“老树枝交天,苍黄覆古庙。”

⒋  以“苍黄”比喻事物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终始参差,苍黄翻覆。”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苍黄反覆,哀哉命也!”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⒌  匆促;慌张。

唐 温庭筠 《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
《金史·完颜奴申传》:“俄闻军败 衞州,苍黄走 归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李白 于 天宝 十四年冬初确曾回过 梁园,遇 安禄山 之乱而苍黄南奔。”

⒍  指天地。

清 王吉武 《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诗:“乾坤有倾折,凭谁奠苍黄。”

国语辞典

苍黄[ cāng huáng ]

⒈  黄绿色。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〇·五常政大论》:「其味酸甘,其色苍黄。」

⒉  匆促忙乱的样子。

《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传中·郑虔传》:「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

分字解释


※ "苍黄"的意思解释、苍黄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苍黄的造句

  • 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苍黄的天空下,一个骨瘦如柴的农夫正在守望着来年的丰收。
  • 秋天,在一场紧张的收割之后,转眼间一切都褪了颜色,一望无垠的土地苍黄地裸露着。
  • 病中的妈妈脸色苍黄,十分难看。
  • 秦武王仔细打量,只见每座大鼎均矗立在三尺多高的石兽底座上,巍巍然约有丈余之高,仰视而上,鼎中是苍黄泛绿的摇曳荒草,仿佛岁月的苍苍白发。
  • 霜降又凝霜,天寒渐生凉。大地起苍黄,季节轮回忙。思念越千江,朋友情意长。花谢风飞扬,劝君添衣裳。问候任翱翔,翩翩到君旁。诉衷肠,暖心房。
  • 六盘山兮起苍黄,长缨在手走四方。
  • 风雨苍黄七十年,长城表里八千里。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