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



词语解释

立地[ lì dì ]

⒈  站着。

stand;

引证解释

⒈  立刻;即时。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耄年服一粒,立地变冲童。”
宋 杨万里 《江山道中蚕麦大熟》诗:“新晴户户有欢颜,晒茧摊丝立地乾。”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把歌辞和谱交给她,她说好得很,她们立地就练习。”

⒉  站立着。

宋 无名氏 《步蟾宫》词:“夜深著緉小鞋儿,斜靠著屏风立地。”
《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忽一日, 潘松 在门前立地。”

国语辞典

立地[ lì dì ]

⒈  立刻。

唐·王建〈霓裳词〉一〇首之三:「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
《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

立时 速即

⒉  站著。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你这里立地,我家去也。」

分字解释


※ "立地"的意思解释、立地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立地的造句

  •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 孙悟空伸一伸腰,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中华儿女个个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 不去下功夫努力奋斗,就想立地成佛,是根本不可能的。
  • 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 由于本性所决定,侵略者绝不会立地成佛。
  • 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总是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被大家视为“立地书厨”。
  • 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的北侧。
  • 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民决不会向人乞求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