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érlùndào

坐而论道


拼音zuò ér lùn dào
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ㄌㄨㄣˋ ㄉㄠ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 ]

⒈  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

have an idle talk;

引证解释

⒈  古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议论政事。

《周礼·考工记序》:“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坐而论道,动以观德。”
《隋书·百官志下》:“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一:“自 唐 以来,大臣见君则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

⒉  指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

冯玉祥 《我的生活》第二二章:“你若要我替你抬重物,我自然不行;至若坐而论道,那我比 姜太公 还年轻的多呢!”

⒊  指脱离实际,空谈大道理。

《人民日报》1981.2.24:“我们就是要提倡这种领导者到基层去解决问题的作风,而反对坐而论道的不良习气。”

国语辞典

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 ]

⒈  本指大臣随侍帝王讲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而不实践。

《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抱朴子·内篇·明本》:「又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国之有道,贫贱者耻焉。」
《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黄幄玉阶之内,饱其尺牍矣。」

分字解释


※ "坐而论道"的意思解释、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坐而论道的造句

  • 这样,更给众多专业人士一个坐而论道的环境。
  • 如今,她都和女儿坐而论道了。
  • 有些人只会坐而论道,而不办实事。
  • 领导干部应该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能坐而论道
  • 此次沙龙首次由倚林佳园的发展商承办,沙龙宗旨也从坐而论道的技术论坛向贴近市场的沟通平台悄然发生改变。
  • 或者矮人看戏,跟人鼓掌;要么坐而论道,论高难行,监督云乎哉。
  • 记者:在一般人的感觉里,和房产商一起坐而论道,不是也很潇洒嘛?
  • 孙膑还提醒齐威王,不要妄信那些坐而论道、无所作为却又满口片面仁义道德、不合实际的迂阔之论。
  • 我们看到,一些当初的草根掌握了话语权之后,已经丧失了以前的活力,跟精英一起坐而论道,并且开始挥舞起大棒。
  • 如果我们只是关起门来搞活动,对群众的冷暖痛痒不闻不问,对群众的实际问题不管不顾,这样的教育活动就成了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