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讽喻[ fěng yù ]
⒈ 用委婉的言语劝说。
英advise; admonish;
⒉ 一种修辞手段,借说故事来表明事理。
英parable; allegory;
引证解释
⒈ 见“讽諭”。
分字解释
※ "讽喻"的意思解释、讽喻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讽喻的造句
-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时候,同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陈垣“以史事讽喻今事”,援古证今,表达他的爱国思想。
- 这本书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一种讽喻。
-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笑话引申出"郑人买履"这句成语,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 当然,结果是白居易的这些指陈时弊,鞭挞社会黑暗的谏章和讽喻诗,不仅触忤了权倖,同时也引起了最高统治者唐宪宗的不快。
- 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比较注重批判、审美、教育、讽喻的功能,到现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
- 中国传统文论中有所谓“变风变雅”“美刺”“讽喻”“讽谏”“不平则鸣”等等主张,就是在主张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
- 该诗的喜剧讽喻法是显而易见的。
- 张文认为“元和体”应包括元白讽喻诗。
- 这首诗就画图生感,自然贴切,言简意深,从六朝的陈后主至隋文帝杨坚,诗人只是轻轻点笔,就达到了深刻的讽喻目的。
- 以自然风景为主题,有时含有讽喻意义的作品。
近音词、同音词
讽喻 相关字的词语
讽喻 相关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