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liáng

公粮


拼音gōng liáng
注音ㄍㄨㄥ ㄌ一ㄤ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公粮[ gōng liáng ]

⒈  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agricultural tax paid in grain;

引证解释

⒈  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周恩来 《恢复生产,建设中国》:“在公粮的负担上,每一个农民每年平均收入大概是四百斤小米,要拿出八十斤给公家,这就是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分字解释


※ "公粮"的意思解释、公粮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公粮的造句

  • 家里拉土、出猪圈、夏收载运麦子、缴公粮等,非常需要一辆小平车。
  • 每年正月初一半夜时分,村民们到附近的山神庙处向雷部交公粮,以求当年秋天时庄稼免遭冰雹的侵害。
  • 贪污公粮三千斤、公款五百元的村长和农救会主任,被群众罢免了;现在账目都能按月总结,贪污现象已没有了。
  • 被借者可凭证兑粮、兑款,也可顶替公粮或税收。
  • 农村合作社成立后,走上集体道路的农民开始向国家缴售公粮
  • 但一队的社员心里都很清楚,本队的地是最少的,质量也是最差的,缴售的公粮却是最多的。
  • 被借者或供伙者,凭票可兑粮,有的可以兑款,也可以抵交公粮,非常方便。
  • 为抗战缴公粮,四川百姓用观音土果腹。
  • 每次缴公粮自己和家人要一大早起床,驾车将粮食拉到粮站,冒着赤日排队缴粮。
  • 凡缴公粮的人都必须执有此项收据以便日后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