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

筚路蓝缕



词语解释

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

⒈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

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篳簬篮缕”。

《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啟山林。”
《方言》云:‘ 楚 谓凡人家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六:“故必有大刀阔斧之力,乃能收篳路蓝缕之功。”
夏衍 《别桂林--<愁城记>代序》:“更有着三年来筚路蓝缕,好容易才奠定了基础的一个文化的堡垒。”
宋 刘克庄 《饶州新城记》:“昔之人有篳簬篮缕而造邦者,有布衣帛冠而强国者。”

国语辞典

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

⒈  筚路,以荆竹编制的柴车。筚路蓝缕指驾柴车,穿破衣,以开辟山林。语出唐·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后比喻创造事业的艰苦。连横〈台湾通史序〉:「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也作「荜路蓝缕」、「荜露蓝蒌」、「筚路褴褛」。

《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胼手胝足 手足胼胝

分字解释


※ "筚路蓝缕"的意思解释、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筚路蓝缕的造句

  • 筚路蓝缕,薪火绵延,伴随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已有百年的办学历程。
  • 新中国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开创了我国工业的新时代。
  • 第一道是苦茶,人生难免有艰辛,筚路蓝缕是事业的根基。
  • 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
  • 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先驱者曾筚路蓝缕地开辟荆荒。
  • 再宏伟的蓝图,再美好的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奋斗。
  • 在傅继成看来,熔旧铸新的大冶精神内核就是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广采博纳的开放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
  • 创新是手胼足胝的努力,是筚路蓝缕的忘我;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是百折不挠、一往直前的勇气。
  • 发凡起例,示文质相因之教;筚路蓝缕,习中西兼蓄之学。
  •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