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gòng

进贡


拼音jìn gòng
注音ㄐ一ㄣˋ ㄍㄨㄥˋ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进贡[ jìn gòng ]

⒈  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奉献礼品。

pay tribute;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谓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罗浮 甘子, 开元 中方有,山僧种于 南楼寺,其后常资进贡。”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元来 波斯舘,都是四夷进贡的人,在此贩卖宝货。”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内地土司要定期进贡,酋长的继承要得到朝廷许可。”

⒉  犹送礼。

贾植芳 《在亚尔培路二号·集体生活》:“我们抱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见解,不得不凑钱进贡。”
《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和 王守信 的燃料公司一样,电业部门也要不断给‘上头’进贡。”

⒊  犹供给。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他不愿意眼看这副熏得黑黄的腰舌落在继母女儿的手里,但也不想进贡自己的肚子,他认为那是糟蹋了,作惜了。”

国语辞典

进贡[ jìn gòng ]

⒈  呈献贡品。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凡四方贡献珍美食物,诏不须进贡。」
《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

分字解释


※ "进贡"的意思解释、进贡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进贡的造句

  • 此后,虽然南唐卑词厚礼进贡契丹,但契丹冷漠以对。
  • 楼上的,你那个省的?再说湖北的坏话,我们就两个省的青壮年拿起武器打架,我们打赢了,你们就要向我们伏首称臣,每年向我们进贡,哈哈。
  • 裱糊时间均安排在入冬前,高丽纸一般是朝鲜进贡而来,不足则靠进口补足。
  • 在中国人眼中,万国来朝,外夷番邦前来学习中国文化并进贡以表达敬意,是顺从天意的自然法则。
  • 据《耕桑偶记》载,外国进贡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穿着去了石崇那里炫耀。
  • 国王陛下富有天下,特兰斯王国的一切都是他的,我们多进贡些,估计就不会有意见了。
  • 远亲近邻得以尝之,均称美物,以后便如法炮制,地方官吏以珍稀贡品进贡给商王,商王赐名‘张弓酒’,封为御酒。
  • 是……是这样的,你们大宋答允给咱们进贡的,可一直不……不见岁贡送来,咱们这才出兵的。
  • 最后商议迁都至乌兰浩特,重整旗鼓,表面上还是重新修好,照常进贡,买通中国官员置办火枪、火炮,加紧训练,起码保证蒙古不被侵略、占有。
  • 不若赦之归国,彼感大王不杀之恩,自然将此女进贡宫帏,以大王;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如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