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

僮族


拼音zhuàng zú
注音ㄓㄨㄤˋ ㄗㄨˊ

词语解释

僮族[ zhuàng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1965年改“僮族”为“壮族”。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 广西、云南、广东 等省。1965年改“僮族”为“壮族”。

国语辞典

僮族[ zhuàng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参见「壮族」条。

英语old term for 壯族|壮族, Zhuang ethnic group of Guangxi

分字解释


※ "僮族"的意思解释、僮族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僮族的造句

  • 黄峒蛮到了宋代演化为僮族,有依、黄、莫、韦、周等大姓。
  • 夷人以僮族居多,俗称西原蛮,广源蛮,或溪山洞蛮。
  • 除那僮族外,老夫查了另外三地,此三地此种布料的使用均有不当之处。
  • 据杨某所知,陆大人和谭大人都是僮族人,却已经和汉人无疑。
  • 不要称我们为‘夷人’好吗?蛮夷、蛮夷,那是汉人对我们的蔑称,我们大部属于广南的僮族人。
  • 原来僮族成亲的习俗便是,男女在月下对唱情歌,如果双方都中意,那么便可以择地幽会,顺便结为夫妻。
  • 用英语介绍节日短一点的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 有的少数民族称谓虽然没有侮辱性的含义,也根据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更改,如僮族的“僮”改为“壮”等。